养青蛙攻略蜗牛
1、今年的青蛙价格对广大养殖老板们来讲可以用灾难来形容,虽然前期老蛙的价格在端午节之前还算凑合,价格在18~21元不等,但是端午节之后青蛙价格一路下跌,到7月初,本该早蛙缺少的时候却出现早上市的青蛙无人问津,一度到8元/斤,收蛙老板还对规格要求颇高。面对如此行情,养殖老板们如何破局就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,为了增加经济效益,让小编与您一起揭晓规格蛙养殖的细节点吧。
2、今年的青蛙真的已经饱和了么。经过笔者到大多数养殖基地实际探访,发现今年青蛙养殖低价是多种原因导致的。首先是老蛙对市场的冲击,这也是此前对青蛙价格冲击较大的原因之一,还记得去年端午之前的青蛙价格一度飙升至30元/斤,很多养殖老板跟风存蛙导致今年早期的老蛙销售减慢,大家都赌青蛙会涨到25元/斤以上,导致青蛙一直不卖,据笔者和收蛙老板实际交流得知老蛙一直卖到8月底,甚至还有存余,所以这是影响青蛙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;其次今年的养殖面积和产量相对往年都有增加,特别是养殖大户增加,还有养殖技术成熟产量高对市场有一定影响;最后是这几年经济环境比较低迷,影响了我们的消费力和购买力,导致青蛙及其深加工产品等消费力下降。02模式设计。
3、模式的设计是基于对当下的青蛙存塘量和明年青蛙的价格估计,同时考虑损耗和越冬掉膘情况,综合结合收益分析最终做出答案。按这几年早蛙行情不是特别理想的状况下考虑,一种养殖模式应运而生,那就是“规格蛙养殖模式”,两种模式对比如下:上市早,周期短,减少资金压力。
4、吃料时间短,减少投资成本,金钱和人工成本,慢慢养,减少青蛙肝胆负荷,降低发病率。规格大发病风险大,很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。
5、产量低,在激烈竞争的当下失去了竞争力周期长,要准备一定的资金流转,不然很难支撑。投资大,包括人工成本和资金投入。
养青蛙攻略蜗牛
1、在现今早蛙行情不好的情况下,早出青蛙已经成为很多养殖老板不会选择的一种养殖模式,规格蛙养殖势在必行,我们一起看看这种模式的具体细节点。今年很多养殖老板尝试了各种养殖密度,根据笔者在市场走访和总结如下,一种是放养密度10万只/亩以下,基本上很难有产量,特别是面临着蝌蚪养殖损耗、青蛙上岸损耗、青蛙发病损耗;一种是放养密度10万~12万只/亩,密度一般,但是养出来的青蛙规格较大,卖相较好;第三种是12万~15万只/亩的放养密度,最终结果是有产量,只要投喂较充足饲料,规格也会较大,比较适合养殖老板选择;最后有些技术好的老师傅或新手选择放养15万只/亩以上的蝌蚪,按现今环境下是有比较高的产量,但规格相对偏小,容易产生较高的发病率,有较高的养殖风险,除非水源特别好的养殖环境。
2、所以规格蛙养殖模式最好放12万~15万只/亩的蝌蚪,让效益较有保障。这几年关于管理的讨论层出不穷,所有的养殖品种中,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管理,包括投喂管理、池塘管理、用药管理等。
3、规格蛙养殖的投喂管理建议是上岸之后控料投喂,一直到晚上温度下降,青蛙不怎么发病时加大投喂量,直至青蛙达到大规格;池塘管理包括割除多余的杂草,保持池塘通风,清整池塘、保持池子干净卫生,另外就是加灌新鲜水,保持青蛙体表湿润,减少残饵粪便沉积,降低发病率;对于用药管理,最重要的是保证青蛙拥有足够的免疫力,提高青蛙本身的抗病能力,特别养护肝胆肠道等。这几年养殖变得越来越艰难,特别是消费的低迷让养殖户苦不堪言,养殖动物价格持续走低,所以面对这种情况,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卖得好;养得好不如卖得好,做人知足常乐,有多少养殖老板吃过这个硬亏,本来可以赚一些钱,最后赌得血本无归;所以及时出售很关键,一定不能盲目从众,跟着别人永远吃不了肉。随着养殖的深入,这一两年会进入青蛙养殖的稳定期,暴利时代将会告一段落,但是对于广大养殖青蛙的朋友们来说,保持初心,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迫在眉睫,主要表现就是提升养殖技术,不断提高产量、规格、品质,让自己在青蛙这个小众品种中脱颖而出。
4、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。作者:藻君邦涂鹏辉。
5、本期编辑:一只虾,微信号,新闻爆料、转载授权请加微信,★多地突发。